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流感防治

广东省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引(试行)

广东省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引(试行)

    流感样病例是常见的一类以发热为主的呼吸道感染疾患,流感监测就是通过监测特定单位流感样病例的消长来反映流感的流行趋势的症状监测。医疗、疾控机构日常工作中常面对某一特定场所短时间内出现流感样病例聚集的情况,为规范其报告及处理,特制定本指引。
    一、暴发疫情的报告
    ()相关定义
    1、流感样病例: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
    2、流感样病例暴发: 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如一个中小学校一周内出现15例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
    (二)暴发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1、疫情发现
    1)在下列情况下,学校等有关单位应向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符合暴发定义。
    监测单位发现流感样病例明显超过历史同期水平(20%)时;
    发现某一流感样病例有病、死禽接触史,或发生禽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点出现流感样病例。
    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主动与当地学校、托幼机构、医院等单位建立流感样病例报告信息沟通机制。
    3)在流感流行季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定期开展流感样病例主动监测,以早期发现暴发疫情。
    2、疫情报告
    1)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流感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后,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发现符合本指引规定的暴发疫情,应在调查核实后24小时内,填写《流感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监测报告表》(附表1),同时按照要求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录入上报。
    2)在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的进程中,可以随时对《流感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监测报告表》首次报告进行相应的更正。在暴发疫情控制后一周内,对首次报告进行最后更正。
    3)如果该起暴发疫情符合《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03版)中规定的流感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3、报告内容
    首次报告内容包括疫情报告单位、疫情报告时间、疫情发生地、疫情发生单位概况、接到报告的发病数及病例分布情况等;更正报告包括末例病例发病时间,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病例的年龄分布、发病时间分布、发病班级分布,环境状况(通风、洁净情况、个人卫生习惯),采样情况,检测结果,疫情性质等。具体见《流感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监测报告表》。
    二、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
    现场工作包括核实疫情、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标本、收治隔离病人、评估疫情、建议采取具体控制措施,必要时指导学校进行重点场所、物品的消毒,人群免疫或药物预防等;涉疫单位(部门)应主动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工作,提供所需资料,落实有关措施,安抚患者家属情绪、合理调整生产、工作及教学计划,控制疫情,稳定社会,执行政府必要时下达的停课或停业行政决定。
    (一)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疫情概况,首例病例发病时间,发病人数,发病者的年龄、班级及时间分布、环境状况、近期活动情况等。
    1、要求涉疫单位提供的基本资料
    1)涉疫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地址;
    报告人;
    联系方式;
    涉疫人口数;
    教学/生产活动形式(如学校全日制、夜校和寄宿等);
    全校或部分单位的名册及单位的平面图、示意图(注明工作住宿分班级、部门、楼层、区域)。
    2)事件的基本情况
    事件的起始时间;
    规模(发病数和住院数);
    主要症状、体征,病情、病程,检验结果(X光、血象);
    医生诊断或印象;
    治疗情况和效果;
    目前病人状况及去向;
    接触者健康情况等。
    2、进一步调查
    1)患者详细资料:根据《流行性感冒病例调查一览表》(附表2),明确病例三间分布;
    2)该单位近2周考勤记录、因病缺勤情况;
    3)事件发生前一周及发生后单位内外活动情况;
    4)环境状况(通风、一般清洁状况、宿舍情况);
    5)必要时收集其他流行病学资料;
    3、疫情追踪
    疫情处理期间通过每天调查填报《医务室流感样病例统计表(周报)》(附表3)、《流行性感冒病例调查一览表》(附表2)和《学校或集体单位流感暴发点每日新增流感样病例统计表》(附表4),及时汇总分析暴发疫情动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于涉疫单位通过《流行性感冒病例调查一览表》上报的新发病例进行调查核实,及时掌握和评估疫情趋势,为检讨、调整控制处理措施提供依据。疫情的追踪应该至少持续最后一个病例出现后一周。在暴发疫情控制后一周内,更正《流感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监测报告表》内容包括末例病例发病时间、发病数和死亡数、样本采集、送检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并传真至上级疾控机构。
    (二)样本采集
    发生疫情的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暴发疫情病例样本的采集。
    1、采样种类
    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或咽漱液,以及血清样本。
    2、采样对象
    1)咽拭子/咽漱液:发病3天内,未服用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金刚乙胺、达菲)的流感样病例。
    2)急性期血清:发病后7天内的流感样病例。
    3)恢复期血清:发病后24周的流感样病例。
    3、采样方法
    1)咽拭子采集:对婴幼儿患者采集样本时,先将棉拭子用Hank氏液(PH7.4)蘸湿,在试管壁挤干后,在被检者鼻咽部涂抹数次,然后将棉拭子置于含有3mlHank氏液的试管内送检。对大于5岁患者采集样本时,棉拭子可不必用Hank氏液蘸湿。
    2)咽漱液采集:先让患者咳嗽数次,然后用Hank氏液510ml昂头含漱几次后,吐入无菌广口瓶中。
    3)血清采集:采集静脉血5ml,离心后取上清液装至血清管中。
    4、样本采集数量
    每一起暴发疫情一般采集10份左右咽拭子样本(如果现症病例在10例以下的,就全部都要采样)及10份急性期血清与恢复期血清。
    5、样本的保存和运送
    采集人员填写《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病例样本原始登记送检表》(表5),并将样本送至能开展相应检测的实验室。
    快速检测的标本,可在现场进行检测,或送至具有流感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疾控机构实验室进行检测。
    用于病毒分离和RTPCR检测的样本采集后应在4条件下,24小时内运送至流感病毒分离实验室,未能24小时内送至实验室的,应置-70或以下保存。
    血清样本可暂冻存在-20 以下冰箱。
    (三)样本检测
    1、实验室检测的目的
    核实暴发疫情是否为流感暴发。并对分离到流感病毒进行抗原性和基因特性分析。
    2、实验室检测方法的选择原则
    流感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流感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RTPCR检测、病毒分离培养和血清学检测。其中流感快速检测和RTPCR检测可用于早期、快速的实验室检测。
    具备流感快速检测和RTPCR检测条件的地区,可选择这两种快速检测方法,尽快明确疫情性质。不具备流感快速检测和RTPCR检测条件的地区,应尽量采集标本,送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开展常规的流感病毒分离鉴定。
    无论是否进行流感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和RTPCR检测,都应进行常规的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尤其是流感快速检测和RTPCR检测阳性的标本,应尽量分离到流感病毒。
    血清学检测在流感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中仅作为一种推荐方法,供有条件的地区使用。
    血清学检测必须采集病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如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较急性期增高4倍或以上,方可诊断。由于多数正常人血清含有流感病毒抗体,因此单份血清无法用于疫情的核实诊断。但如有合适的对照群体(50人份以上),单份血清可用来推断暴发流行的病因。
    3、流感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
    流感快速诊断试剂盒可检测流感病毒的NP抗原和M1抗原,用于暴发疫情中流感样病例咽、鼻拭子或含漱液标本的快速检测。能在30分钟内提供检测结果,初步判断疫情性质,可在现场中使用,操作简便。
    但这种快速检测比病毒分离培养或RT-PCR的敏感性低,无法确定流感病毒的亚型,部分试剂盒不能区分A型或B型流感病毒的感染,无法获得毒株及其分子生物学和抗原特征的信息。
    4RTPCR法检测病毒核酸
    RT-PCR是一种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的方法,它能检测出非常低水平的流感病毒的核酸,不管病毒是否具有活性均可进行测定。可选择区分流感病毒的A型通用引物(Universal primer)、B型引物和能区分A型流感病毒不同亚型的引物同时进行试验。
    5、病毒分离鉴定
    病毒分离鉴定是流感实验室诊断中最常用、高度敏感、最准确的方法之一,所分离到的病毒可长期保存,并进行抗原性、基因特性分析。因此在暴发疫情中,常规用于实验室检测,具体内容同流感样病例的病原学监测。
    6、血清学检测
    病例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可采用国家流感中心每年提供的4种标准参照抗原,进行红细胞凝集抑制(HI)试验,如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较急性期增高4倍或以上,方进行诊断。
    如果仅采集到病例的单份血清,可在相邻无流感暴发的地区,采集相应对照人群(50人份以上)的血清,进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推断暴发流行的病因。
    (四)疫情控制
    1、隔离病人
    发热(体温38),或37.5伴畏寒、咳嗽头痛、肌肉酸痛者劝喻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或安排在单独宿舍区居住,休息期间不参加集体活动,不进入公共场所。患者所在单位指派人员负责追踪记录转归情况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热退48小时后,患者可恢复正常上课。
    2、实行每天晨检制度,测量体温,发现体温38的流感样病人应劝喻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
    3、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自然通风不良的,可有机械加强通风。如确要使用的中央空调和分体空调,先请专业消毒公司清洗消毒空气滤网,管道再使用,并保证足够的新风量。
    使用分体式空调的场所上一节课后或一节活动后开启门窗,启动换气风扇换气,换气完毕再继续使用,换气时间按风扇流量、室内空间大小,保证室内空气交换1次以上。
    4、根据实际情况对学校(集体单位)提出停止集体活动范围,尽可能减少与发病班级学生(员工)的接触,尽量避免全校(单位)或较多人员集会。必要时可依法采取停工、停业、停课等紧急措施,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蔓延。
    5、必要时对部分重点场所、公用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以物体表面消毒为主(含氯消毒液如149漂白水、二氧化氯液抹洗),空气消毒为辅(必要时过氧乙酸、乳酸、醋酸喷雾、熏蒸)。具体消毒药物选择配制方法参考见附件8
    6、加强宣传教育,重点是保持个人卫生,用纸巾掩着口鼻打喷嚏,用过的纸巾妥善处理勿乱扔;在打喷嚏、咳嗽和擦鼻子后要洗手;保持家居教室空气流通;接触病人及处理呼吸道分泌物要立即洗手,看护患者要带口罩;通过良好的饮食、规则的锻炼和充足的休息提高机体防病能力;鼓励有病及时就医并居家休息。
    7、预防服药
    明确流感诊断后,对于年老体弱者、慢性病患者可开展化学药物预防服药,药物可选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有条件的还可选用达菲(特敏福),用法参考WHO推荐表(见表6)。服药前要告知药物疗效、副作用等。
    也可选中药(方剂或合剂)进行预防。
    (五)疫情性质判断原则
    1、暴发疫情的性质应结合病例的临床表现、病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2、单个病例的诊断按照国家诊断标准进行。
    3、仅有单个或少数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阳性的情况下,对于暴发疫情的性质判定应慎重。
    4、多数或较大比例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均阳性,且病毒型和亚型的结果均一致,可明确暴发疫情的性质。
    三、暴发疫情的归档和总结
    地级以上市疾控中心应及时将本市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归档及总结,并于每月第5个工作日前将上月的暴发疫情发生情况(见表7)传真或E-mail: gdcdc@cdcp.org.cn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研所。

    附件:
    1、流感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监测报告表
    2、流感样病例调查一览表
    3、医院/门诊/医务室流感样病例统计表(周报)
    4、学校或集体单位流感暴发点每日新增流感样病例统计表
    5、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病例样本原始登记送检表
    6WHO推荐抗病毒药物治疗和预防流感的推荐日使用剂量
    7、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表
    8、病人住所及公共场所的消毒(试行)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if (flag==1 || flag==2){ text_pagination(1); } else{ article.innerHTML=Text; } </script>  

相关附件: